第(3/3)页 韦天宝抱拳见礼,又引见薛闾,分宾主落座。 既然徐庶使用化名单福,韦天宝也没有拆穿,只是称呼单先生。 薛闾不知就里,不知这个单福的来路,询问韦天宝:“这位单先生,是何方名士?” “山野遗贤,为人淡泊名利。” 韦天宝含糊其辞,又问徐庶:“先生昨日寻访诸葛亮,结果如何?” 徐庶微微一笑:“诸葛亮昨日,就在家中。只是此人怪僻,不见陌生客人,所以韦县令昨日,就被拒之门外了。” 我凑! 韦天宝脸皮发烫,冷笑道: “好一个清高的诸葛卧龙,呵呵,看来我是高攀不上了。也罢,让他躬耕南阳,吟风弄月吧,我以后,不会再打扰的。” 徐庶起身施礼,抱拳道: “诸葛孔明,是我密友。我昨日拜会他,说起了韦县令。诸葛亮得知韦县令大才,也颇感后悔,托我今日前来赔罪。” 韦天宝呵呵一笑:“我担当不起。” 徐庶笑道:“韦县令要是不见怪,可以改日再去拜访,我陪你一起。” “要我再顾茅庐?没兴趣。” 韦天宝摇摇头,岔开话题:“单先生今日前来,可有别的事?” 徐庶说道:“我想见识一下韦县令的榨油厂和织布厂,不知道可方便?” “我正要去城外的作坊里查看,那就一起吧。” 韦天宝点点头,带着徐庶前往城外的榨油厂。 榨油厂里,到处都是浓郁的油香。 徐庶看见清亮的麻籽油淅淅沥沥地流出,不由得惊叹:“麻籽之中,竟然含有清亮的香油,韦县令也真是学究天人,变废为宝,独辟蹊径。” 韦天宝笑而不语,领着徐庶去看一边的菜籽油作坊。 春季的芸苔子已经收获了,韦天宝这里大肆收购,堆积如山。 而且菜籽油的品质更好,口感更好,简直供不应求。 四方商贩聚集在此,为了争抢货源,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徐庶连连点头,笑道: “韦县令能养活这么多工人,实在不简单。我听百姓说,韦县令来了以后,家家都能吃饱饭了,许多人在这里做工,都有很不错的工钱。经济商贾之道,韦县令堪称大才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