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得手了-《太子别动》
第(2/3)页
明朝内阁成员人数不定,在三到七人之间。人数大于五人时,多为新老交替的过渡期。弘治朝的内阁人数常为三人。刘吉致仕前一年,内阁有四人。当时皇帝爹想让刘吉识相点自己致仕,刘吉装聋作哑。皇帝爹把强人丘濬塞入内阁。丘濬死后,李东阳入阁。后因徐溥身体原因无法承担繁重的政务,又加入了谢迁。那时内阁名义上四人,实为三人。
三是最稳定的数字。在没有阁臣将要致仕、重病的前提下,皇帝爹不会塞人入内阁。前有75岁依旧精神奕奕的马文升,67岁的刘健年纪还不算太老。朱厚照敢肯定,几年内内阁不会变动。
侍读官们面面相觑。显然朱厚照的三个问题直指同一个人。
“程詹事。”梁储一点也不含蓄,直接说出最有可能的怀疑对象,“江瑢是南直隶徽州府选拔入监的贡监,乃休宁人士。与程詹事有沾亲带故的关系。”
朱厚照双眼含笑,脸上露出饶有趣味的笑容。“有意思,太有意思了!”难怪天天在他面前晃的程敏政今日没有出现。
梁储试探地问:“殿下不认为是程詹事所为?”
杨廷和因《流民四要》被首辅刘健苛责之际,太子出面维护,强调《流民四要》一字一句都与杨廷和无关。侍读官们都想知道,程敏政出事太子还会维护吗?
朱厚照翘起二郎腿靠在椅背上,双手撑着下巴道,“那个江瑢,和本宫亲兵侍卫队长王钦有来往。又碰巧与本宫的先生是同乡。要不是本宫没有兄弟抢太子之位,还以为有人要构陷本宫呢!”
刹那间,梁储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不对!江瑢弹劾刘首辅、李阁老,唯独遗漏谢阁老。”朱厚照捂着额佯装头疼,“本宫在端本宫,貌似讥讽过谢阁老少读了点书。会不会让人误以为本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谢阁老又是大力反对父皇纳妃的。年前本宫冲撞过母后!哎呀,越想越觉得是冲着本宫来的。”
朱厚照模仿爱瞎想的老家伙们,瞬间草拟了百万字以上的一部明争暗斗宫廷剧。
紧张了不到一盏茶功夫的梁储,突然之间淡定了。和王鏊等侍读官们眼神交流一番,拱手行礼离开。
“梁兄,你猜太子为何事派杨介夫外出?”少詹事王鏊询问梁储。王鏊和梁储年龄相仿,又是同科进士,在翰林院同僚多年同时调入詹事府。两人关系不错,是能私底下说心里话的密友。
王鏊和梁储官海沉浮多年,看多了官场黑暗,并不关心何人弹劾首辅。刘首辅简在帝心,李阁老善谋,两人不会因监生的弹劾伤筋动骨。反而是太子的反应,再一次刷新他们的认知。哪怕是他们两家二三十岁有出息的子侄,也没有太子看人、看事的通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