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老爷岔开话头,“木料的出处打探到了吗?” “没有,老爷。三公子从城外的庄子运木料进城,其余再没有找到任何痕迹。” “哼,这小子倒是会隐藏。” 沈老爷不再说话,想了想,还是起身去了后院。 很久后,他才带了一脸怒气,捏了一沓银票回来。 “明日送给那小子,就说木料半月内一定要送到。” “是。”常随赶紧退了下去,一眼都没敢多看。 不必说,老爷为了这些银子,一定又同夫人吵架了。 后院儿早有消息,说夫人明日要带二小姐去锦绣阁定新裙子呢。 这下是泡汤了… 第二日一早,沈君泽拿到了银票,冷笑塞进抽屉。 吃过饭,他到底又去寻了方玉,要求捎信给方圆儿,过几日再送三颗楠木过来。 正好方玉休沐,痛快答应下来,送了沈君泽,交代好家里,就直接进了空间。 田野里,种了大半的苞谷苗,已经长到二尺高了。 很多人在田里拔草,粮食长大好,野草也不落后,很是肥美。 为此,方老二前些日子买了十几只养送进来。 野草喂羊,老人孩子们每日喝羊奶,偶尔嘴馋,还可以杀一只烤个肉串,喝碗羊汤,简直是一举多得。 半神族所有人,一日三炖吃大灶。 方家人则自己开小灶,倒不是方家人嫌弃半神一族。 但主仆就是主仆,还有些规矩还是要立起来。 否则以后主仆部分,难以服众。 赵金莲带了王氏在木塌上做了,一个揉面,一个剁馅子,打算烙馅饼。 眼见方玉进来,赵金莲高兴,招呼儿子。 “你有口福了,你妹妹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一块牛肉,我们加了大葱,烙馅饼儿呢。” 方玉给老娘和嫂子行礼,坐在一边陪着说闲话儿。 方圆儿不在,方玉就托付老娘给妹妹传话儿。 赵金莲听说楠木一棵就卖三千多两,吓得手里的面团差点儿都掉了。 “这可真是成了摇钱树了! 这也太贵了,能不能降价啊,便宜一些!” 方玉好笑,就劝道。 “娘,您不知道,这木料很珍贵,那些豪门世家都挖空心思寻一段做寿材。 所以千两一丈,根本不算贵了,这些买主也绝对出得起。 毕竟他们包个青楼花魁一晚就要千两银子,或者买个古籍字画也是这个价儿。 再说,我们家里拿了银子,不会做坏事,反倒要帮助穷苦,资助孩子读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