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昆也明白过来,应道。 “恩人留话儿说,这泉水来自百万大山中的灵泉,最好熬粥或者炖汤时候放进去。 许是担心虚不受补,散一些灵气,更温和。” 易先生点头,抬头望向徐昆和徐夫人。 “我们两家可是担了大人情,这些东西,绝对不是银子能买回来的。 你们一定要珍惜。” “是,舅舅,我们明白。” 徐昆小心盖上木桶,“当初,我简直半只脚踏进阎王殿了,硬是被恩人救回来了。 加上如今这般,这恩情怕是一辈子也还不清了。” 易先生见屋里没有外人,就说道。 “你把当初那事儿,仔细说说。最好一字不差,我兴许能听出点儿不同。” 徐昆和徐夫人对视一眼,倒也没瞒着,夫妻俩一起说,互相补充,倒也说的很清楚。 易先生却越听,眉头皱的越紧。 “你们说,那位方小姐是因为丢了孩子,才搅和了拜堂。 第二日,你们县城附近丢了的孩子,就都找到了。 然后,方小姐回程时候,带了大夫给昆哥儿治病。 并且她的孩子也在身边,是不是?” “是啊,虽然我们没亲眼见到那个孩子,但后来恩人走了,我们去客栈仔细问过,恩人确实带着孩子。 而且还有一位贵公子,同恩人母子同路,像是一家人。 我们一直猜测是不是恩人的夫君?” 徐昆回答的仔细,易先生手指在桌上不停敲打,末了压低声音说道。 “你们可知道,京都年前出了一件大事。 宫里那位不仁,居然支使身边太监总管,在外地抓了九百多孩童,送到京都。 打算杀了这些孩童放血炼丹,结果被旁人意外撞破了。 为此,文武百官差点儿逼迫那位下了罪己诏。 最后,那位以选妃为理由,才算遮掩过去。 而那些孩童被救出后,送到了济安堂。 偏偏那济安堂就是方大人平日在照料救济。 在京都所有人都不愿得罪宫里那位,特意遗忘了几百孩童的情形下。 方大人以一己之力,供养那些孩童一月有余。 不畏人言,不惧前程被毁。 你们说,这其中…是不是有些太过巧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