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主家多半是想放我们出来走走,看看大魏的大好河山,也长长见识。 我们兄弟五六岁时候遭逢大难,濒死时刻被主家救下,教导养育到如今,身受大恩,发过誓做牛做马回报主家。 我们主家只是普通的良善人家,我们不能说出主家名号。 万一我们兄弟不懂事,惹下祸事,只求不连累主家。 管事若是为难,我们兄弟也可以买辆马车,跟随在车队之后,图个前后照应。” 这兄弟俩说的诚恳,赵管事自觉不好拒绝,也不想拒绝。 一来,他对这俩孩子的主家很好奇,不知道什么样的主家,能教导出这样的孩子。 二来,这俩孩子确实不像什么惹祸招灾的脾气,收在车队里,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他想了想,就道。 “那好,正好我们车队里,也缺人手。 你们明日跟我们一起上路,在我身边打打杂就成了。 也不用你们出路费,吃住也由我们车队包了。” 两个小子很是高兴,再次行礼道谢。 “多谢管事,以后有活计,管事只管吩咐。” 这般,事情定了下来,赵管事拉了两个小子坐下闲话儿。 他也是常在外边行走的人,按理说套套两个孩子的话不算难。 但出乎意料的,两个小子问询什么,都答的仔细有条理。 只是涉及主家时候,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这让赵管事更好奇,但也极有分寸的不再问了。 第二日,众人上路,两个小子郑重谢过掌柜的。 山川拿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掌柜的,多谢您这几日的照顾。 这是我们兄弟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带的一点儿烟丝。 我们不抽旱烟,是长辈们不放心,怕我们在外行走时候,遇事无人帮忙。 一定要我们带着,万一有个用处,做个谢礼。 不想长辈们料事如神,当真碰到掌柜这样的好人。 掌柜若是不嫌弃,这烟丝就请收下,也尝尝我们家乡的味道。” 掌柜瞧着纸包不大,确实有烟丝味道透出来,知道不是金贵东西,就痛快收了下来,很是嘱咐了几句。 两个小子背了背包,轻巧跳上车辕,随着车队走远了。 老掌柜坐在门前,一直眼见车队没了影子,这才打算蓄一锅儿烟丝,抽几口。 结果,一口烟不等吐出来,他就瞪了眼睛。 “这烟丝真是…” 一个小伙计瞧着老掌柜这几日偏爱两个陌生小子,心里不是滋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