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金莲和福婶子准备了不少东西,从衣衫鞋袜,到点心果子,梨花蜜、肉肠、肉酱。 甚至听说这个时候,正好是学堂里吃点心,还赶着做了一篮子的肉夹馍… 方圆儿无奈看着两个装的满满的竹筐,外加两只篮子,怎么也不敢说太多。 于是,片刻后,辛家侧门就出现了一个年轻妇人,带了一个老仆,大包小包的求见辛先生。 若不是年轻妇人出手大方,给了一角银子,怕是门房都不敢去通报。 生怕哪里来的穷亲戚,打秋风不要紧,扰了先生清静就坏了。 辛先生上次见过方圆儿一次,倒也没敢怠慢。 闲话儿几句,方圆儿送上一篮子见面礼,就被带去了学堂院子。 果然,金子和根生,还有几个年纪相仿的小子,正坐在廊檐下,一边叽叽喳喳说笑,一边啃着迎春糕。 金子抻抻脖子,好不容易咽下一口,抱怨道。 “这迎春糕也太干了,不喝茶真是顺不下去啊。 我记得我姑姑做过,比这个好吃多了。” 有个小子碰碰根生的胳膊肘,求证道。 “万里,程鹏的姑姑真这么厉害吗? 难道是御厨传人?整日听他吹他姑姑的手艺,我们都要馋死了!” 根生笑着点头,“程鹏的姑姑,我也叫姑姑,天下美食没有姑姑不会的,我们是吃着长大的。” 那小子还要说话的时候,却听门口有女子笑道。 “原来你们真的总在念叨我啊,怪不得我总打喷嚏!” 金子和根生猛然抬起头,惊喜的扔下迎春糕就奔了过去。 “姑姑!” “姑姑,呜呜,您怎么来了?” 两个少年眼圈儿都红了,一边一个紧紧抱了姑姑的胳膊,死活不撒手。 “呜呜,姑姑,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们了。 这么久了,你都不来看我们!” 方圆儿真是看的心疼又心虚,两个孩子来了京都读书,半个月才能回一次空间。 偏偏他们回去的时候,她正在忙,错过去了。 这么一算,外边足有一个多月没见到了。 怪不得两个知礼懂事的小少年,都顾不得在同窗面前丢颜面了。 “好了,姑姑这不是来了吗? 不但姑姑来了,还给你们带了很多好吃的。 听说你们正好在吃点心? 姑姑,给你们拿了肉夹馍,西瓜,还有…冰激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