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林毅手下有一支火枪营,用的全都是新式的火枪,与老式的火铳鸟铳三眼铳,不同的是,这种火枪根本不需要点火,举枪瞄准就能射击,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吴三桂说完,恭顺王孔有德不住的点头,非常赞同吴三桂所说,因为他深有体会。 他回忆说,当天晚上他正在厮杀,马快刀急的他一连砍翻了多名明军,这是火光中有一个明军举枪向他瞄准。孔有德仗着自己马快刀疾,摧马抡刀就冲了过去,认为对方枪打不响的情况下就能把明军一刀劈于马下。 结果我完全错了,对方一举枪枪就响了,根本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一颗子弹迎面飞来,当的一声,正射到他的脑袋上。他觉得脑袋一疼,就从马上摔落下来。 认为脑袋碎了,但是落马之后,他觉得浑身上下什么还都是自己的,用手一摸,头盔没了,脑门上火辣辣的疼,再一看手上全都是血,这才知道大难不死。 重新从地上爬起来,捡起大刀,拼命冲杀。这一场大战结束之后,他才弄清楚,那一枪只是把头盔穿了个洞,子弹贴着他的秃脑门过去了,正头顶上的头皮被穿了一道沟。 把他吓得,背后冒凉气,这件事过去这么多天了,想想还心有余悸。 孔有德说到这里,把顶戴花翎去掉,把油光发亮的长辫子盘到脑后,把半秃的脑袋伸过来让大家看。 果然光秃秃的脑门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吴三桂和孔有德的话,相当有力度,因为这两个汉人曾经是大明朝有名的武将,手握重兵防守要塞,投降大清以后,任然是位高权重。 特别是这个孔有德,现在是大清的恭顺王,为汉人三王之一。汉人之中被满清鞑子封王的,少之又少,孔有德的就是其中之一。 皮岛叛乱之后,矿工出身的他率众投降了大清。他带去了一批军队,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中有很多红衣大炮。在当时来说,各地的明军装备红衣大炮最多的就是他的军队了。 正是因为他的投降,满清鞑子不但有了红衣大炮,很快还拥有了模仿汉人制造红衣大炮的能力,从此打破大明的火炮优势,大凌河之战小凌河之战,以及宁锦之战,清军大规模运用了红衣大炮,明军伤亡惨重,一仗比一仗败得惨。 孔有德对大清的功劳,还不止于此,他镇压过朝国,亲自参加过松山和塔山的战役,斩获颇丰,功勋卓著,在大清朝地位显赫。 刚刚过去的山海关一战又是亲身经历,因此他的话很有力度,包括肃亲王豪格,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也是点头不止,都赞成吴三桂和孔有德所言,主张这一次,必须得想个万全之策,不能贸然用兵,姓林的真不是好对付的,这个对手对他们来说强大到比较难缠。 但是尽管如此,满达海、岳乐等这一帮小年轻仍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一帮老家伙都被林毅打怕了。有那么恐怖吗?说到天上也不会相信,大明的军队野战能够赢得了他们八旗的军队,林毅的本事再大,还能一手遮天不成?他战败过这个,杀过那个,那是没有遇到本贝勒! 因此岳乐说话了:“各位王爷,说了半天,山海关一战林毅还是以奇技淫巧取胜,不就是几杆火枪吗?红衣大炮我们都有,何惧他几杆火枪?岳乐不才,愿意率绿营攻打山海关,如果不胜甘当军令!” 这是什么场合?估计也只有他敢说话,也只有他敢这么说。换个别人多尔衮、豪格、鳌拜等人早就震怒了。 因为岳乐这番话的意思,表面上是主动请缨,其实就是认为多尔衮这些人全都是笨蛋,饭桶,废物。 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多尔衮、豪格、鳌拜、吴三桂、孔有德,不管是鞑子还是汉奸,哪个不是叱咤风云之辈?那可不能走起一方风云? 但是岳乐敢这么说,也不完全是吹牛。 岳乐是努尔哈赤货真价实的亲孙子,一点假都不掺,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的第四子。 重要的是这个岳乐,现在还不满19岁,但是张弓搭箭,跨马轮刀,在大清的这些王公诸子、亲王贝勒之中,包括蒙古鞑子的王孙公子在内无人能及。尤其是他的飞刀百发百中,年纪轻轻就有人给他送了个外号,叫三手大将。 肃亲王豪格非常器重他,多尔衮也想拉拢他,孝庄皇太后也特别喜欢他,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掌握了绿营兵大权的原因,更是他膨胀的本钱。 这时满达海看到摄政王多尔衮还在犹豫不决,他也挺身而出,躬身施礼:“王爷,属下愿随岳乐贝勒一同攻打山海关!” 满达海今年才22岁,但是别看年轻,他跟岳乐一样,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精英,他是礼亲王代善的第七子,也是努尔哈赤正宗的孙子,能征惯战,屡立战功,参加过锦州大战,松山和塔山会战,打败过洪承畴和吴三桂,19岁就被封为辅国公,后来擢升为都察院承政。 如果不是林毅的穿越,也就是说按照原来历史的发展,大清入关之后,他还杀败过李自成。 因此无论是地位出身,还是论功勋实力,满达海都不刺于岳乐,他现在是贝子。相当于汉人的王侯,在他这个年纪被封为王侯,足见其不俗。 这种场合也只有他们俩敢插话,其他的像什么索额图、锡翰以及蒙古的那些王公贝勒,连个屁都不敢放。 虽然这两个年轻的贝勒贝子比较狂妄,但是摄政王多尔衮一点也没有恼,相反他很欣慰,他欣慰的是他们爱新觉罗的家族还有这么多血性的人物,现在他们大清需要的就是这种战斗血性。 这两个人几斤几量他心里有数,因此他看了看豪格,豪格会意地点了点头,多尔衮又看了看吴三桂和孔有德,两个人也微微的带着欣赏的目光笑了笑,不置可否。 多尔衮刚要表态,突然报事的从外面跑进来了。 “报告摄政王爷,林毅率领大队人马已经出了山海关,向我们这边来了。明军有八万人马的样子,离里30余里。” “哦?”这一下包括多尔衮在内,在场的人无论是满洲鞑子还是蒙古鞑子还是汉奸,全都豁然而起。 相互看了看,除了吃惊之外,全都是满脸的怒容和仇恨,都是这样的表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