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回到明末去当兵》


    第(2/3)页

    ……

    多尔衮再从孝庄皇太后帐中出来的时候,心里觉得踏实多了,脸上一点生气的表情也没有了,反而觉得林毅这封信帮了他很大的忙,让他重新拾回了以前那个大清摄政王的感觉。

    他从孝庄皇太后的营帐中出来了,直奔刑场而来……

    洪承畴被人拖出去之后,打掉了官帽,顶戴花翎滚落在地。无数的火把把这里照得通亮,洪承畴光着膀子被捆在了一棵柱子上,更显骨瘦如柴。

    负责行刑的鞑子们进行着凌迟前的准备,清水一盆,大小各式的割肉刀具一套等。

    因为凌迟处死是有讲究的,一共要割多少刀得有个数。

    据说袁崇焕被崇祯皇上凌迟处死的时候,被割了3000多刀,他的肉被割下来的时候,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的老百姓争抢着买去吃,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惨地,崇祯皇上最后被逼上吊之后,到了阴间如果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不知道有没有忏悔此事。

    洪承畴绝对没有料到祸从天降,刚才还是位极人臣的朝臣,跟太后和摄政王诸臣共商国是,转眼之间就成了要被凌迟处死的重犯!

    他恨林毅,恨林毅笑里藏刀,太过毒辣,这一下算是把他置于死地了。还不如在明营之中把他杀了算了,现如今还得受这凌迟之罪。

    他更恨他自己,恨自己当了汉奸,真是一入汉奸深似海,上了贼船再想下来就难了。

    眼前又要挨刀了,凌迟处死,这种极刑,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这可不是用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简单能解释得了了,崇祯皇帝虽然虎性多疑,洪承畴在大名为官多年,成为大明朝的倚重之臣,但是这期间他感受到的只有龙恩浩荡,崇祯皇上丝毫没有动他一根毫毛。

    而他投降了大清以来,满清鞑子始终提防着他,他们奉行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直到有一天他们当真相信洪承畴是真心投降大清,才委以重任,但是对他的戒心并没有消除。

    特别是从宁锦之战以来,洪承畴对大清忠心耿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已经对不起的大名,绝对不能再对不起大清。

    但是这些满清鞑子却屡次三番要杀他,很会思考人生的洪承畴,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当汉奸太不好混了!

    洪承畴被绑在柱子上,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鞑子行刑的刽子手又过来了,光秃秃的脑袋在火把的照耀下发着亮光,金钱鼠尾辫在背后甩来甩去,把手中小刀磨的明光发亮。

    刽子手来到他近前,凶相逼人,洪承畴不知道他先从哪里下手?

    不敢看,把眼睛闭上了。

    这时就听这名刽子手道:“大人,上头有令,忍着点儿啊,可别怪小的。”

    “刀下留人!”关键时刻多尔衮的亲兵出现了。

    这两个亲兵来到了近前,跟行刑的几个兵将说了几句话,便没有人再敢给洪承畴动刑了。

    直到摄政王出现。这些行刑的清军和那两个亲兵一看,摄政王来了,过来赶紧施礼。

    多尔衮什么也没说,喝退了这些兵将,亲手把洪承畴的绑绳给松开了。

    然后这两个亲信兵将帮忙把洪承畴的衣服给穿上,然后带着洪承畴离开了……

    然后洪承畴来见孝庄皇太后,此时孝庄皇太后已经从床榻上起来了,坐在梳妆台前,苏茉儿正在给她梳理长发,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熬好的药在旁边放着他一口没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