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143章 愈演愈烈,千悒寒手段之高明。-《嫡女之嫣入心妃》


    第(2/3)页

    可已经抓了不少的大臣,景琰帝总不能再把所有上奏的大臣也都抓起来了吧,那可就真是无人上朝了。

    所以对于这些奏折,景琰帝直接不予理会,选择了视而不见。

    众人见上奏的折子纷纷石沉大海,忍了三日,终于是忍不住了。

    这日的早朝上,翰林院院首戚治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斗胆,请陛下释放贾大人、云大人,和所有宫宴上被关入天老的大臣!”

    景琰帝立刻不悦道:“这些人以下犯上,乃大不敬之罪,岂有简简单单就放出来的道理,朕将他们关起来,就是为了要让他们在牢里好好清醒一下,反思一番!”

    这话说的漂亮,可通透之人谁想不明白,当时景琰帝分明是无理可辩,骑虎难下,这才恼羞成怒将他们抓起来的。

    在众人心里,对魏渲的话已经是信了十之八九。

    可...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敢与景琰帝硬碰硬,事不关己,还是保命为上啊!

    戚治听后说道:“陛下,当时那般情况,云大人贾大人等人并未做错什么,与其将他们关押起来,还不如待事情查明,真相大白以后,在让他们好好反思一番,他们自会痛改前非,而眼下,陛下莫要中了奸人的挑唆,还请将几人释放了吧!”

    这话,显然还是带着让景琰帝彻查此事的意思!

    不过戚治说的已经是十分委婉了。

    可景琰帝还是发了怒。

    这一个两个,分明就是想让自己彻查此事,找出真相!

    说白了,他们还是相信了魏渲的话!

    “放肆!”景琰帝怒声道:“朕看你与那魏渲也是一伙的,莫非也是要造反么!”

    戚治立刻跪了下来,惶恐道:“臣万万不敢,臣只是...”

    话刚说一半,景琰帝便厉声道:“此事到此为止,今后若谁再敢提起此事,以谋逆同论!”

    众人低垂着头,心下一惊。

    以谋逆同论!

    也就是...

    死罪!

    陛下这是...

    这是已经疯了么!

    而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有宫人求见,听声音竟是十分着急。

    景琰帝冷眼看了看戚治,只好先冷声道:“进!”

    只见一名公公连滚带爬的进来,颤声道:“陛下,大事不好了,莫阳出事了!”

    景琰帝见他这般慌张,心里顿时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冷声问道:“什么事!”

    那太监跪在地上紧张道:“莫阳有人起义了!而莫阳城,已经沦陷了!”

    “什么!”景琰帝大为惊讶,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莫阳,有人起义!

    怎么可能!

    怎么会这样!

    之前的确是有消息传来,莫阳城一带不太安生,有人暗地里集结壮丁,还有些私铸兵器的迹象。

    可他万万没想到,会真的出事了啊!

    起义!

    他们竟然敢起义!

    那些百姓竟然起义了!

    景琰帝怒道:“立刻派雁州的兵力前去镇压,务必将这些叛党给朕抓回来,死活不论!”

    雁州邻近莫阳城,莫阳出了事情,从雁州派人自然是最快的办法。

    众人一听,也是十分震惊,这一年以来,景琰的确是滋事不断,先是穆司贤激起民愤,后有穆绍传震怒百姓,又是有叶成连万贯家财,科举考试贪污不公...

    那么眼下...

    在景琰的百姓得知了凌州封城的真相之后,自然是怒不可遏。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确是让百姓心寒,让百姓恐惧。

    可...

    可这起义造反,可见百姓已经怒到了何等程度!

    若是一个不小心,怕是要出大事的!

    戚治本就跪在地上,听到之后立刻喊道:“慢着!”

    他对景琰帝说道:“陛下!百姓起义皆源自对朝廷的不满,眼下他们怒火冲天,只因凌州一事,若陛下强行镇压,甚至伤害百姓,是怕是会适得其反,更加激怒百姓啊!”

    戚治一片赤胆忠心的相劝,可景琰帝哪里听得下去。

    他现在简直是怒不可遏!

    魏渲没死,大臣们胆大包天的公然与他作对,现在就连那些个卑贱的,手无寸铁的百姓,竟然也敢与他叫嚣!

    竟然敢造反!

    他定要让他们明白,他才是景琰的皇帝,是掌握他们生死的人!

    只要将他们打怕了,震慑住他们,他们才能看清自己的位置,才会敬畏自己,拥戴自己。

    到时,看他们还如何敢起义造反!

    那太监十分犹豫,看着景琰帝和戚治,有些不知所措。

    景琰帝厉声道:“聋了么!传朕旨意,但凡有起义者,一律镇压抓回京城,死活不论!”

    那太监听后立刻说道:“奴才遵旨!”便又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众人互相看看,皆是在心里暗暗摇头。

    但凡不是君主昏庸无道,百姓被逼无奈,忍无可忍,谁愿意起义呢!

    而对于起义,谁不知最好的办法,便是感化!

    镇压,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可看着景琰帝那般阴冷震怒的神色,谁又敢做声呢。

    跪在地上的戚治见此,垂下头,心下叹息,却终究没再做声。

    景琰,怕是要完了!

    入夜。

    林尚书府。

    林成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终于是起身穿好衣衫,去了季府!

    刑部尚书,季海的府邸!

    季海正在熟睡,却突然被管家叫醒,说是兵部尚书林大人求见。

    季海听后一头雾水。

    林成之?

    林成之此人与他一样,上任尚书一职并不是很久,可却从未与自己有过什么过深的交情。

    自己对他的全部了解,便是之前立储的时候,他倒是‘勇气可嘉’,第一个站出来提意见的。

    可惜,说了等于没说,即没偏向穆绍传,也没偏颇穆渊。

    倒是个圆滑的。

    那么今日,他深夜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季海穿戴整齐,走出去便看见林成之已经等在了他的院子里,便是一怔。

    他早就告诉管家,带林成之去客堂稍等了,这人为何在这里?

    到底是什么事,这般着急?

    连忙迎过去说道:“林大人,可是有何急事?”

    林成之连忙说道:“不不!深夜叨扰季大人,还望季大人莫要见怪”。

    季海说道:“无妨,只是林大人为何这般焦急?”

    林成之说道:“哎,眼下景琰局势紧张,我以为,还是要劝劝陛下,先将贾大人等人放出来才是啊!关键,这云大人还在里面呢!”

    季海听后也是点点头。

    林成之所言极是,贾禄和于策两人在里面不说,云一左还在里面呢!

    主要是,眼下莫阳城竟然是有人起义了!

    这若是出个什么事...

    云一左身为史官,难道要将这些事情全部掩盖么!

    云一左,必须出来!

    更何况,几人一直在牢里也不是办法啊!

    他为难道:“我如何不知啊!可今日在大殿上你也看到了,戚大人也不是没有劝过,可陛下哪里听得进去啊!”

    眼下加上起义之事,陛下的怒火可谓是火上浇油,还哪里会听人劝了。

    林成之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所以我今夜来找季大人,想着既然不能从陛下身上着手,不如就从贾大人他们的身上着手!你我二人去天牢劝劝他们,若他们愿意认个错,说不定,陛下见他们不再提及凌州一事,便会放了他们呢!”

    凌州一事暂可不提,可总要先把这些人救出来啊!

    季海听后眼睛一亮!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