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子业,你的手法复位,也是有点东西的吧?这么复杂的骨折碎块,给你玩成了超速积木拼凑。” “咦?手法复位术,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人定义过什么叫登堂入室哈?也好像没什么人表演。”刘煌龙教授的眼力还是毒辣的。 方子业闻言,一边操作,一边就说:“刘老师,这手法复位术啊,是我在恩市里学习的时候,跟着一位老中医学习过的,所以有一部分蕴含了中医的理念。” “目前的水平还行。” 方子业不骄傲。 但袁威宏此刻已经读懂了刘煌龙的内心,也猜测出了刘煌龙意图的他,赶紧说:“刘教授,子业的手法复位术,堪称一绝啊。” “我们组的基础课题,以此为基准,衍生出的对于骨折重新分型的纯数据分析课题,就发表在了BMJ上,后续也是我们基础课题组的重点研发项目。” “以此为地基,结合我们传统医学的手法复位优势,重新对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进行分类定义,是我们小课题组的下一个目标。” 袁威宏这么说话间,就连方子业的目光都是狠狠地闪烁了几下。 师父?我怎么不知道? 当然,这是自己的恩师,比起吹牛逼,比起炫耀,TM的至少是中南骨科一绝。 北海一叶。 刘煌龙的脑子又是瞬间宕机。 仔细地思考了一圈,刘煌龙将信将疑问:“子业,你可别说?你这手法复位术,也摸到了常人难及的门槛,甚至打破了常规啊?” 方子业知道,自己的师父袁威宏,从来不无缘无故的装逼,此刻既然选择装了,就有深意。 便半谦虚地说:“刘老师,其实也不是常人难及,而是我们丢掉了很多东西,恰不巧,我又刚好在那位老中医的指点下,将它们捡了起来。” 以前,方子业对于中医的手法复位术,也是不置可否。 但现在,越是体会,越是觉得,自家国家的老祖宗,能够在X线未发展起来前,总结出来那么多的复位手法,堪称牛逼。 虽然很可能,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导致了他们对一部分操作手法技术的神化、但这样的思维、理论中的精华,特别是对力量的划分机制,其实都是非常独到,且可以学习的。 刘煌龙沉默下来。 隔壁,关启全副教授,也同样沉默下来。 方子业见两人不说话,就招呼自己的师父:“师父,再拿个骨钳,固定一下这里的骨质,然后我们需要加一个钛网、骨水泥塑形支撑。” “不然的话,这距骨,就完全没办法撑起来了。” 距骨,是踝关节与足部比较重要的骨性支撑,它若没了,谈功能重建就是耍流氓。 画人先画骨,人要站得直,骨首先得硬,得正。 看着方子业和袁威宏的玲珑配合。 刘煌龙又是唏嘘感慨:“还真是祖师爷追着喂饭吃呀。” “威哥,你们医院怎么不想着,给子业提提业务呢?整天就让他做清创缝合、小骨折这样的术式?” 可惜了啊?! 5级的基本功,搞这样的小病种,这不是金饭碗装屎,一片黄?金丝楠木烧饭,拆航母造锅圈? 袁威宏赶紧道:“刘教授,这,这真不是我们不重视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