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子业刚走进,没想到房志宽教授和严化南教授几人围聚在了一起,而且口里念叨有词着什么。 方子业端着盘子走过去,依旧是老三样,一瓶豆奶、两颗鸡蛋,一碗放好调料的木耳肉丝面。 看到方子业走近,苗昊宇赶紧挪了挪屁股,而后有些着急地道:“方子业,宫教授说他要回去了,他们单位要抽调他回去。” 方子业闻言,内心稍一沉,可也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坐下来,笑着问道:“宫教授,苗哥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呀?” 宮家和的双下巴格外纠结,挠了挠左边的颞部:“方组长,刘主任把我的延期征调申请给拒了。” “南院区那边的创伤外科,需要一个负责人,之前的宋主任手术的时候受伤了,而且还伤得不轻!” “是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患者在未全麻的情况下,将他的手划伤了。” “我?”宮家和欲言又止,满脸的表情格外复杂。 昨天他还才和方子业谈笑风生,结果回去后就遇到了这档子事儿。 方子业并没有多想,郑大附一的分院区很多,宇宙第一医院并非是浪得虚名。 而且,各个院区的骨科,都是统一协调安排的,一个院区的创伤外科主任手受伤了并非是小事,必然要有人顶起来。 以宮家和与陈宋的私交,方子业不认为宮家和可能被离间,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宮家和来了有一年多,按照之前征调的期限,他已经延期了一次! 郑大附一虽然是宇宙第一医院,但院内的教授资源也不可能非常丰沛,出了紧急的事情,想着把宮家和抽调回去带科室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宫教授,没关系,毕竟我们都是要回到原单位的。” “您自己考虑好,与陈院长说清楚就行了。” “您不用在意我的意见,我尊重您的选择!到时候一定给您践行。”方子业客气道。 肝胆外科的人能走,宮家和也就能走。 估计很少有人会在这里待一辈子。 方子业也很肯定自己以后也会离开。 “方组长,这个事情,我到时候和您私聊吧,大家都先吃饭,等会儿还要巡查,还有手术安排……”宮家和开始安抚大家的情绪。 可不能因为他自己的私事,断了其他人的热情。 虽然宮家和这么说,其实很多人的口味都没那么好了。 但该吃饱还是要吃饱的。 吃完之后,房志宽和严化南教授二人便非常懂事地先回了外科诊疗区,苗昊宇和顾毅等人,当然不敢好奇宮家和与方子业的谈话。 …… 两人是沿着食堂与外科诊区的步道慢走的,距离九点正式的上班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有足够的消食时间。 宮家和深吸了一口气,主动低声说道:“方组长,我之前告诉您那些,都是发自肺腑,我之前在京都读书,读完之后便回到了豫省工作。” “我的根,毕竟还是在郑市!” “只是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我现在的心里很纠结,如果我拒绝了刘主任的回调,我大概率得走离职程序。” “到时候,我的家人怎么办啊?”宮家和十分纠结。 他已经不是方子业这样的年轻小伙子,最多是两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要搬家也就是拿着行李就走的事情。 就算是豫省的高考竞争压力再大,为了孩子着想? 难道鄂省的高考人数就不多么,竞争就不大了么? 从郑市到恩市的搬迁,除非是格外有梦想的人,才会如此选择。 “我是真的舍不得走。”宮家和双手作拳对撞! 一边是回去升职,还有上级的调令,南院区那边的空缺,另外一边则是他个人成就的更巅峰。 “宫教授,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还是要综合考量诸多因素的,然后做一个更有利的抉择。” “没有对错,也没有后悔的。” “如果真是您所说的情况,我要是您的话,我会选择回去。”方子业坦诚地给宮家和一个带有偏向性的建议。 因为,如果这时候,邓勇成了骨科大主任,创伤外科没人带组的话,方子业也得想办法回去。 中南医院就是方子业的根,他不可能置自己老师于不顾! 宮家和深吸了一口气:“方教授,对不起,昨天才和您谈好的事情,今天我就变了卦。” “如果真的能有机会,希望方教授可以给我一个与您远程合作的机会。” 宮家和非常清楚,方子业的团队,有他无他根本不重要,他宮家和的可取代性非常强。 教授肯定是有一定实力的,但不是所有的教授,都可以跟得上方子业这样的团队的研发速度,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华国的医学基础科研,早就跻身于世界的前列。 “宫教授,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以后慢慢聊。” “做了决定就要尽快执行,现在已经将近月半。” “正好这个月结束,宫教授您回去工作的话,还能赶到过年之前,阖家团圆也是幸福美满的。”方子业没提远程合作的事情。 成年人之间的交易,就是这么‘单纯’! 熙熙攘攘,利合行分,不带一丝丝的纠结。 “……” 回到了外科诊区后,方子业就与宮家和等人提前去了巡查。 虽然说的是九点上班,但提前个几分钟开始工作,也不会有人说你这么做事‘不务正业’! 大家都是成年人,所以都可以接受离别的事实,也会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 因此,在巡查的过程中,与以往并无任何不同。 相对比较紧张地反而是今天拟行手术的那位患者,他抓着方子业的手问:“方教授,我这个腿,真的还有救吧?” “手术一定会成功的吧?” 方子业将他的手腕摘了开:“成功与不成功,要看我们的界定线,如果您要求的是与您的腿没有受伤之前的状态,那必然会失败。” “如果是比现在更好,那成功的几率会很高。” “别紧张,我们现在是合作关系,你要做的就是放平自己的心态,努力不激动与紧张。” “其余的,就交给我们,你要知道,您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压力比你的更大。” “毕竟你这个,是很多地方都不敢做手术的畸形。”方子业的声音很平静,也很冷静。 “方教授,虽然您说是这么说,可我还是有些贪心的,能更好点自然想着更好些。”患者咧了咧嘴,双手抱拳,做着拜托的手势。 这是病人常见的心态,能多好就搞到多好,最好是极致,甚至恢复如初,或者比如初更好一些! “嗯,你稍微休息一下,麻醉科的医生会带着你们一起下手术室给你打麻醉。” “放宽心态,不要太紧张,不然术中的血压太高,可不利于手术的。” “你们家属也是一样的,试着安抚一下,要完全不紧张也不可能,毕竟是经历一场手术。” “不过该说的事情,我们之前也聊过很多次了,我今天就不再赘述了,我们赶紧给你们查完房,也好去准备手术。”方子业对着家属说道。 “方教授,我们相信你的,隔壁院子里的那位大哥都可以康复得很好,我老公也一定可以的。”患者的妻子有些期待地道。 …… 重症骨髓炎患者所在的院子里,病人和家属都是充满了愁容。 来了疗养院里后,情况与刚来的时候,与在其他的地方,并无不同。 所以,就是麻木的对话,麻木的客气,麻木的失落,家属麻木的送行:“几位教授,辛苦你们多费费心啊!” 陪人是患者的母亲,虽然已经六十多岁,虽然这里有护工,可她还是不放心,非得亲自来照顾。 她也没有埋怨。 她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也是她的孩子。 辗转了这么多地方,埋怨、愤怒、抱怨无能,都无济于事,他也不会怪方子业他们目前没有让病情好转。 …… 出了院子后,方子业又问:“毅哥,他这个骨髓炎的培养细菌,目前还是不固定的嘛?” “是的,六天前送检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三天前又成了金葡菌与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前段时间是金葡。多耐。”顾毅如数家珍地回道。 宮家和说:“方组长,这个病人,我和房教授,还有严教授,都请教过我们各院感染科的教授。” “它们给了一个诊断叫感染查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