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方组长,聂主任,我们和郑组长陈院长以及病人家属沟通好后,尽快安排或者拒绝手术!~” “既然目前有了可行的思路,还是得拼一把的。”杜东临双手肘托于胸前,目光在聂明贤的身上扫来扫去。 “聂主任是血管外科的医生么?” “这可是我们外科组极为稀缺的人才,我们目前还没有设立血管外科组。” 聂明贤闻言笑道:“杜教授,我也就是血管外科出身,算不上特别的人才。” 聂明贤展示自己的定位:“偶尔帮帮忙,打下手的。” 虽然不知道方子业如今的规划是什么,聂明贤也不会跟着方子业学“三心二意”! 好好的钻研一道,才是他与廖镓来这疗养院的目的。 如此定下之后,众人就散了去,聂明贤也没有去找刘果汇报,而是直接出了临床区域,将规矩二字拿捏得很好。 在宿舍里卿卿我我就够了,将这种习惯带到单位,就是被“杀”的对象。 方子业出了会议室后,房志宽等人已经确定好了明天的手术安排,两台手术。 房志宽教授便道:“方组长,明天的第一台手术是髌骨重建术,拟由吴教授主刀,毕竟吴教授的确颇为擅长髌骨重建这一块。” “剩下一台半骨盆重建的,我想和严教授二人尝试一下,方组长您在旁边多指点一下?” 房志宽和严化南已经确定了方子业的功力,所以现在需要积累手术量的是他们,而并非是方子业。 顾毅也拿出了笔记本进行汇报:“半骨盆重建的,心电图稍微有点瑕疵,正在等心内科和麻醉科的术前风险评估。” “髌骨骨折的患者,术前检查结果都还可以,并无特殊。我已经画好了手术标记,晚上会再过来确定一遍。” 方子业道:“辛苦你们了,房教授,吴教授。” “我刚刚去和杜教授他们讨论了一下手外科组的那个骨髓炎并发窦道的治疗方案。” “现在已经探讨完了,我们继续去聊一下那个全股骨缺损的手术术式吧,今天由吴教授给我们做一下讲解,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方子业笑着看向了吴轩奇。 每一个病例,都必须细致地拆解,推敲手术和治疗方案,这是疗养院目前的临床规矩。 “讲解谈不上,只能说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见解。” “这边有可以连接typeC的转接器没有?或者直接插U盘也行,我都带了过来。”吴轩奇也很自信地问道。 “有,都有……”房志宽一边挪步,一边引着众人往旁走。 …… 方子业一边听着吴轩奇跟着PPT讲解他对骨缺损的理解,以及他们团队之前对骨缺损研究的深入程度,心里越发地对骨缺损的病种有了更深的明悟。 这让方子业对6级技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6级的基础理论,堪称圆润之极,只要是现有的,能够在文献中找到的大部分理论,都已经圆润地掌握,而且思维形式发生了改变。 会不由自主地对出现缺漏的地方有‘补足’、‘修正’的本能,会产生很多想法。 然则,当前世界未证实,未公开发表,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未知理论方向,也不是全知全能。 比如说,关于骨缺损这一块,吴轩奇和段宏教授所在的团队,就要比方子业在一些点上了解得更加细致一些。 可从整体性而言,从思维形式层面,自己的6级理论,还是会力压他们一筹。 这就好像方子业现在的理论就是一個球体,有了新理论进行补足后,会形成更大的球体。 而吴轩奇等人的理论,就是一个锥体结构,很尖锐,然则也很难刺破方子业的球体理论体系,让方子业产生原来如此,这么厉害的念头。 反而,只要吴轩奇说了一些东西后,就会被方子业的理论体系收纳其中,查漏补缺,甚至不由自主地形成自己的新的想法。 6级操作,在于改善思维。 6级理论,同样在于改善思维层面! 这种等级的东西,太过于恐怖! 甚至可以随随便便地支撑一个学科的进发…… “因此,在全股骨缺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的备选治疗方案其实并不少!” “全股骨假体是根本,但选择铰链膝还是铰链髋关节作为固定位,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目前我们团队也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但根据骨肿瘤专科做过的一些铰链膝关节置换,以及关节外科的专家推荐,选择铰链膝关节,会对患者术后的功能会更有利!~”吴轩奇是做过实事的,不是那种吹牛的。 因此,谨慎地给了自己的推荐,根据自己的团队经验给了定位,但没有下结论,也不敢夸夸其谈地下结论。 这与之前遇到的那位中日友好医院的教授又有所不同。 自己亲自做过课题,所以说出来的内容可以迅速落地。 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有异议,只是房志宽教授等人还需要方子业来定论。 毕竟方子业现在是组长。 “全骨缺损的治疗,至少都涉及到两个关节。” “一般都会选择膝关节作为固定定位桩,因为髋关节的髋臼侧的镶嵌面比较窄,而且力线传导的结构比较特殊。” “我们人类行走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站立位,因此,与髓腔平行的支撑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膝关节处作为铰链膝定位柱,更符合人体功能学的结构。” “而且,髋关节处铰链,还有一些其他的可疑并发症。” “铰链式膝关节假体,是人工膝关节假体的最初模型,本来是被淘汰的,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反倒是在骨肿瘤科室,得到了发扬。” “可如果将这一台手术,只是与骨肿瘤相关的病种类比,也有点简化了这台手术的难度。” “首先,骨肿瘤的全股骨切除术,几乎对患者的力学结构不造成任何影响,甚至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还可以正常行走。” “但是在全股骨缺损的患者中,他们多罹患了至少数月的躺卧,甚至可能连相关部位是否存在,都存在质疑……” “没有骨性支撑,单下肢就是软趴趴的,甚至还可能出现软组织粘连等诸多因素!” “且与胫腓骨单缺损不同的是,胫腓骨的单项缺损后,还有一条骨可以作为定位,比较合适地将假体装上去……” “全股骨假体的通路,需要我们术中自己重新开辟,这一点就非常重要了!” “不过这个患者的创伤后时间窗正好处于不早不晚的位次,是三个月左右。” “上一次本拟行了手术,但发现了他大腿处肌肉组织的粘连。” “因此,这一台手术,实则是三台手术。” “一台就是软组织粘连松解术、股骨重建术、功能重建术,这台手术的时间会很长,我们提前一定要做好预案……” “另外就是,传统的全股骨假体置换,人工股骨头与股骨之间,依旧是通过髓腔、股骨柄连接,但通过我们的3D打印,其实可以融为一体。” “其力线结构是不会变的,而且不容易产生髋关节股骨柄的松动。更利于功能重建。” “在细节方面,因为要考虑到功能重建术,因此我建议要预留一些东西,不过我自己不擅长美工,我们可能需要公司过来配一个美工,将我的一些想法转化为数据。” 功能重建术不是玩笑,每一个地方,都要提前全盘考虑好,不然在术中发现,这条肌肉的附着点没了,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附着点。 那就直接jugg! 病人的功能预后,肯定会更差。 将一切可变的因素,都结束于手术之前。 方子业自然不是美术专业生,作图和推算比例,没那么擅长,这一点兰天罗也不擅长的。 “这个没问题。” “如果?嗨,不说了。”吴轩奇欲言又止。 他本想说,如果他们盘算推进的那个临床课题现在就铺设好了,很可能完成全股骨缺损后,全股骨再生的奇迹! 但现实没有如果,他们就是创造这个如果的人。 …… 吴轩奇在开会完后就溜了,并未在工作区与方子业嬉皮笑脸。 方子业也打算去实验室那边,不过还没来得及走,房志宽教授和严化南教授二人看到吴轩奇走后便又摸了近来。 “方组长,这边,一起走走啊?”房志宽笑着招手道。 方子业便走了过去:“房教授和严教授今天准备去哪里打麻将啊?” 两位教授在基础科研方面,因精力有限,便未铺局太多,目前主攻临床课题。 空闲时间,这些老同志们最喜欢的就是打麻将或者喝喝茶了,五块钱一炮,能打得吵起来那种。 “方组长,这个吴轩奇可以啊?”房志宽的声音颇为细碎,捧着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