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父,我帮你热过了。”门诊诊室,胡青元小心地打开了饭盒。 “门诊哪来的微波炉?”方子业问。 “外面的导诊护士姐姐们自己买在休息室的。她们经常带饭过来的。” “毕竟导诊护士的工资也不高,天天在门诊点外卖的话,花费也偏高了。”胡青元笑着解释。 导诊护士的工资的确不会很高,可也比进厂打螺丝好,至少没那么累。 方子业没有接话,而是在干饭之后,继续接诊。 再次经历病人、家属吵闹,接受其他人的不理解,接受一些患者的受宠若惊,接受一些患者的感谢,还有很多患者的期待。 或许是很多人都比较爱面子,不愿意热脸贴冷屁股,方子业都说不想做手术了,来的人也就少了不少。 因此今天方子业门诊加号的病人不太多,只是六点钟,方子业就结束了门诊。 “师父,今天能不能来一趟练功房啊?”胡青元热情地邀请着,媚眼拉丝,应该是有进步要展示给方子业看。 “今天我没有空,而且今天你也不会有空的。” “揭翰已经把人接过来了,你陪我一起去接待一下……” “我应该是忘记给你说了,今天马俊院士团队的一个博士或者主治会过来。”方子业道。 方子业的确没说,不过胡青元也清楚方子业忙的事情很多,如果每件小事都要提前通透给每一个人的话,方子业就别做事了。 “好,那我给两位师兄发下信息,让他们自己练习。”胡青元回。 普通的博士和硕士,在读书期间的最重要任务还是提升自己的基本功,练习外科基本操作。 这是他们以后混临床的基地,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 “师兄,情况略变,我接到的是一位主治老师。”方子业带着胡青元往停车场方向走时,揭翰发来信息。 “没关系,你也是我们医院的博士,你先把人直接带过来吧,问清楚他更喜欢哪一种口味,找机会发给我。”方子业说。 来者是客,现在方子业是东道主。 或许来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不够硬,也要做好待客之道。 “我给你说了,你们这个病是治不好的,需要去中医馆里疗养才行。” “我给你们推荐的中医馆,是我们省知名中医大师开设的中医馆,医疗条件是非常好的,康复的器械齐全。” “而且,这位大师的学生的各种手法和技术都是炉火纯青的,有很多像你这样情况的病人在那里都得到了改善……” 方子业与胡青元二人从门诊楼走向停车场时,被这突然出现的窃语声打断了。 胡青元顿步后,转头找到了三人,眼睛略一眯后,低声道:“师父,那个病人好像是我们开了住院证的患者。” “他对面的那个人算不算医托啊?”胡青元的音色很低,但神情中莫名有些兴奋。 ‘医托’、‘号贩子’是目前严厉打击的对象。 “医托分很多性质,对方说的是中医馆,不是没有执业资格的小诊所,可也属于医托性质。”方子业回话间,已经转向了。 如果站在那人对面的不是与自己形成诊疗关系的患者,方子业肯定不会靠过去,直接给安全办打电话让他们就处理了。 可患者与家属与自己形成了诊疗关系,那方子业可不能不管了。 胡青元看到方子业转向时,就已经打了电话。 安全办的电话是有专员守着的,此刻已经接通,胡青元已经在快速汇报。 而听到胡青元的电话声,再看到方子业走了近来,那中年男子略有慌乱的同时,转头看向方子业:“你们不要管闲事。” 与此同时,患者家属母女二人也看到了方子业,喊了一声:“方教授。” “方教授。” 中年男子闻言直接慌了,立刻落荒而逃。 方子业举起的手机已经拍摄了录像,一边靠近,一边解释:“我视频里拍到了你们的脸,等会儿给警察看过之后就会删掉。” “不会传播出去的!~” 逃了几步的中年男子听到这话,突然顿步,转向道:“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赶紧把视频删掉。” 被录像到了,这件事就留下了证据,会相当麻烦,他需要处理掉。 不然的话,与他合作的中医馆都能弄得他欲仙欲死…… 他没想过方子业这么鸡贼,直接就开始录像。 方子业又不是吃素长大的,看向中年道:“你没有做亏心事你慌什么?有事情就说事情。” “是同行咱们就辩论一场,但如果你没有相应的从业资质,却在我们医院周边对患者进行不专业的建议,那是你违法在先。” “我也不追究你的责任,是警察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会找你们。” 中年男子的眼神再厉:“我劝你少管闲事。” 听到这里,母女二人也清楚了大概怎么回事,大概二十八九岁的女儿说道:“方教授,我们刚从病房预约住院下来,他就缠住了我们,问我妈妈的诊断是什么。” “然后她就说这个病没办法治,只能去中医馆调养康复,我也在怀疑。” “如果真的没办法治疗的话,方教授您给我们开住院证干嘛,然后您就来了……” 安全办距离门诊部并不远,此刻已经有四五个穿着制服的人靠近了。 中年男子一见此景,再也不敢耽搁,马上就开始跑路了。 安全办的人靠近后,也没有追。 只是在问清楚情况后,对着母女二人说道:“看病还是要进正规医院的,虽不排除少数中医馆是有非常好的中医。” “可你们如果不懂中医的话,还是尽量去医院找,不要随便去中医馆。” “好的好的,谢谢你们。”女儿给安全办的人道谢。 “谢谢方教授。” 安全办的陈鼎便偏头,有些为难地道:“方教授,这种事情,我们也只能向上面报备,我们安全办没有执法权。” “不过非常感谢你提供的视频证据。” “但具体能不能把人找到,还要看警察系统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系统那边怎么定性了。” 方子业点头:“没关系,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 安全办的人接收了视频后就离开了。 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阿姨,这会儿有些忧心忡忡地问:“方教授,我这个病,真的可以治吗?” “会不会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做手术就是浪费钱了?我其实,还是可能要……” 患者女儿也看向方子业,目光带着祈求。 方子业对母女二人的印象深刻,女人是汉市的一位在编老师,她是单亲家庭,就这一个妈妈。 今年接近三十岁了,但还没有成家,就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她二十三岁就考上了汉市的编制,可这些年的工资除了开销之后,都投给了自己的母亲。 相亲的次数也不少,可看到她家里这情况,大多避之不及。 为人子女,也不能不管啊。 之前她母亲在诊室里听方子业要收治她住院时,痛哭涕零,差点要从轮椅上直接跪下来,而后一边哭,一边说是自己耽误了女儿。 患者女儿虽然表面上说不在意,其实神色深处还是有落寞的。 这与孝顺不孝顺无关,只是本能的想法。 她肯定思考过,如果自己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恐怕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方子业收了自己的手机,搓了搓手道:“我还是要说门诊的时候给你们说的那些话,目前啊,我们手里拿到的检查资料还是太少了。” “我觉得有机会,而且还不小。所以才把你母亲收治住院,看看具体情况。” “汉市的几家医院,你也带着你母亲看过了。知名的专家也都过了一遍。” “我如果现在就给你们一个肯定的答复说我能治,那我也在骗你们,我心里也没有底。” “只是有这个机会,也不能轻易放弃了。” 方子业紧接着,看向了阿姨:“阿姨,您也不用太过愧疚了,您身体不便,不是您情愿的。” “病来如山倒,大家都有生病的一天。” “所以,您心里要放开一些,好好期待未来。” “您有个这么美丽心善孝顺的女儿,就是最大的福气了,以后说不得,你们肯定还有更好的日子在后面。” “也别想太多,我是医生,我不能骗你们,既不能骗你们能治好,也不能骗你们说完全治不好。” “这个病,目前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阿姨又问:“方教授,是不是截肢就可以一了百了啊?那我要不就截了吧……” 女儿摇头:“妈,你说什么呢?” “你现在只是痛,又不是必须要截肢的情况,我们怎么治疗肯定要听医生的。” “还没有到最坏那一步。” “方教授,谢谢您啊,我带我妈回去,我去做她的思想工作。”女人还是比较兰心蕙质的,知道方子业下班后需要休息,也需要个人时间。 “不过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加一个方教授您的电话或者微信好友,我好方便咨询您一些问题。” 方子业道:“你加我学生吧,一样的。” “胡青元,你把你的微信给这位老师。” 胡青元老工具人了,马上点头,熟练地打开了二维码,说道:“你们加我的好友,平时尽量工作时间发信息哈,当然,其他时间也可以发!” “可千万不要在凌晨两三点钟打电话!” 女人扫码后,略错愕:“还有人在凌晨两三点打你们电话?” 胡青元备注后回道:“我才加了两次的微信,就在三天前,有个病人家属就在凌晨四点给我打了个电话,他问我睡不着可以开什么药。” 女人看到胡青元的‘奇葩’备注,便道:“我叫林晗。” 胡青元解释道:“不好意思啊,这位老师,我们加您的好友是为了方便随访,所以要登记您母亲的名字和诊断。” “不然的话,您妈妈叫李娟,我们病房可能一个月就遇到五六个李娟的阿姨或者大姐,甚至妹妹呢。” 胡青元坚持了自己的备注——李娟术前预约住院中(感染性病种性质待查)。 女人则转头看向了方子业,微微欠身说:“方教授,虽然我知道您的压力也很大,但我真的恳求您一定费心多想想办法。” “我妈妈的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她。” 女人看了自己的母亲一眼:“她经常想着走极端,她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一直都知道。” “你也辛苦了,你们肯定会有更好的生活。”方子业对女人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女孩,单独一个人带着腿脚不便的母亲能坚持这么多年,即便是自己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也属实不易了。 …… 方子业这才带着胡青元上了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