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子业这个原创者都是用我家里的,你们用不用嘛。 原创术式的研发,器械公司又不用担责,只要不是器械断了或者坏了,就不用公司负责。 术中用到还有的赚,如果用的多还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稳赚不赔的事情。 资本逐利,你能让他们挣钱,那就是“大爹”! 当然咯,主要是方子业不好“控制”,不然的话,也早就有人想要私下里谋一谋方子业了。 但是这个逼,不知道怎么搞的,刚声名鹊起,就直接进了最正统的单位之一了,搞得没有人敢再轻举妄动,如今更是只有做生意挣钱的份儿了。 广白集团的姚广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是私下里将周围一些人的动作都看在了眼里。 方子业在广白集团里可是出了名的。 虽然目前广白集团的主要控股不归个人了,但之前方子业一个人搞出来的微型循环仪,支撑起了整个公司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 这是什么概念? 方子业是广白集团的“超级大爹”,是‘大爷’,至少百分之三十的人都靠着方子业能吃上饭。 更遑论,如今的广白集团又在方子业的带队下,开始转型了,更是广白集团重点保护对象了。 …… “再给我换双手套,手心有点汗湿了。”方子业戴上手套后,还没有开台,就对巡回护士再吩咐道。 巡回护士没有任何意见,直接再开了一双七码半的手套上台。 并且,为了更加保险,她一股脑地又多开了四五双手套备用,浪费了也就浪费了,实习生上台浪费的手套多了去…… 胡青元带着实习生凌峰洸。 凌峰洸在手术台旁,查清楚了这台手术的相应资料和含金量后,整个人开始浑身乱颤。 嘴巴慢慢颤抖后,看向了胡青元:“方,方,方老师他…他…他……” 胡青元看了看凌峰洸:“嘘,不要出声,手术室的第一纪律就是不能出现任何干扰主刀的声音和动作。” 凌峰洸的身子还在颤。 他就只是个实习生,今年大五。 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一个老师,要直接做全世界都没有人做过的“手术”,他还就在手术室里见证到了。 这种震撼和刺激,足够他吹一辈子了。 手术台上,方子业与王鸥教授两人配合下,非常丝滑地就打开了患者的腹部通路,将腰椎暴露了出来。 手术台的二助手三助手位上的李诺和苏枭几人,则是只能干瞪眼。 屁股夹花椒,定麻了! 不是,这我们是来进修的,还是见证世界奇迹的?我只是想学一点毁损伤保肢术和功能重建术回地级市医院装逼啊,子业哥。 孙绍青则是心态更好了一些,心里一直在默念。 一百万,一百万就一百万,人生没有几次可以选择的机会…… 这一次机会如果错过了,自己这一辈子,恐怕都会变成傀儡。 既然都是傀儡的话,还不如做一个高级的傀儡,有一点成就感的傀儡。 我就不该直接去找工作的,我该早点脸皮厚一点的,我TM去什么南方,我应该直接留院急诊科,等待调任的…… 中南医院创伤外科的博士,留院中南医院的急诊科,简单得很,几乎没有人竞争。 孙绍青已经确定了自己要进博士后流动站,赔钱就赔钱! 这是孙绍青最后一次关于职业线的拼搏机会。 “子业,到了!~”王鸥看向方子业。 手术要切开暴露,切开暴露是相对最简单的操作,也是主刀医生为数不多的舒适区。 现在已经过了这个舒适区了。 王鸥教授作为脊柱外科的教授,而中南医院的脊柱外科,综合实力也是不低的,基本功自然是完全没问题。 把该暴露的东西都暴露了出来,甚至抽空下,他还做了一个腰神经减压。 “嗯!~” “王老师,我们先检查神经功能吧,粗略地再探查一遍。”方子业点头。 舒适区过了,接下来要进的,就是逼仄的小路,崎岖。 这种崎岖的褶皱可不是让人舒服的那种角度,是能把人夹死的无底洞! 往前迈一步,很可能就会走向“深渊”! 何谓无人区? 这不是电影里的无人区,是无人能走的区域,走进去了,就出不来的区域…… 脊髓发出来的大小神经,远比方子业想象得更多。 标准解剖学的模型,自然是无法完美模拟人体的,人体的解剖结构,也远比模型更加精美奥妙。 探查的过程中,使用到了术中微电极刺,这种微电极,可以刺激神经的传导功能,试探神经是否还具备传导功能。 “神经传导功能基本上都正常。” “就是脊髓区出了问题,而且灰质和白质区应该都出现了坏死!~”方子业对王鸥说。 王鸥本来想说这不是废话么?不然患者无缘无故截瘫了? 但考虑到,方子业的压力比自己大多了,作为长辈,他应该出口安抚:“目前的手术进程,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要怎么转位?” “你也看到了,脊髓神经都是成对发出的,根本再没有任何缝隙留给其他神经了。” 人体是最忠一的。 可能个人之间存在解剖变异,但在个体中,神经解剖走向一旦形成,就是从始至终。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容得下‘小三’! 方子业看着已经暴露出来的脊神经,先暗暗地闭上了眼睛,但没有痛苦的表情。 仿佛是在犹豫,到底该怎么去选择。 方子业在术前,已经模拟好了三套方案。 但这三套方案,只能选其中一个。 只是通过简单的理论模拟,方子业无法证实到底哪一个更好用。 虽然,在此之前,方子业在动物中也做过“模型”试验,但得出来的近期结果是,三种试验的结果没有临床差异。 (注:主角做的一些小准备,比如说动物试验模型、术前讨论等,就不详细地一一前置了。) (但关键的术前讨论,会提前给出。)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方子业自问自答着。 这个问题,方子业自己已经纠结了许久,可以说从回中南医院开始,方子业就一直在暗中纠结这个问题。 回了中南医院后,方子业没有其他的事情做,就只是在暗中地琢磨新病种的治疗。 在中南医院本院区的那几个月,方子业除了收集资料之外,其他的临床手术,没有任何压力。 所以抽出了空,可三个月时间,相比起临床而言,终究太短…… 脊髓肯定是切不进去的,也是不能切进去的,所以只能拼。 这个拼,有拼命的意思,也有拼接的意思。 方子业站着,一言不发,目光平静、呆滞,就这么僵硬着,呆了足足五分钟。 没有人打扰方子业。 也没有人催促方子业。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但这是方子业作为主刀医师必须要抉择的事情。 走钢丝,比做这个决定还要简单! 走钢丝可以有师父教,现在这一步,没有任何人可以指点方子业。 甚至连走过的前辈都没有。 “我…我再想想…再给我五分钟…”方子业好不容易开了口,却还是选择了继续思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