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护士长,那廖院长没多说什么吧?比如说真让我去急诊科什么的……” 方子业这边才安定下来,可不希望廖家园脑门子一热发什么疯。 不管什么情况,急诊科和儿科,方子业都是不可能去的,哪怕是改行,都不去这两个科室。 临时承担一些急诊抢救任务与去这两个病区工作,是两回事。 “那没有,方主任。” “廖院长也没同意周建平教授的提议,这种提议都提了很多次,每次都是这么无疾而终。” “但陈国锋和周建平教授两人却每次都会提一下,估计是真为了挖方主任您,另外也是为了解释自己科室目前的人手不足而诉苦。”黄晓薇帮着分析了一句。 “谢谢你啊,薇姐。” “我这边快要开台了,您先回病房里去,以后有空了我们再聊。”黄晓薇既然没有其他要紧的事情,方子业这边就主动结束了话题。 挂断电话后,方子业的眉头瞬间紧皱起来! 低声喃喃道:“廖院长啊廖院长,你可不要为了什么数据好看就搞什么幺蛾子啊?” 方子业以前就和廖家园接触过,不过当时廖家园只是中南医院的副院长,倒是没有现在这么大的直系压力。 现在作为新院区的院长,上面的领导肯定也会给他更多压力,比如说急诊科的抢救率必须稳定在什么水平…… 廖家园如果觉得依靠目前的急诊科结构没办法完成任务,就真要把他调过去的话。 医务科的职能是要高于骨科内部的人事排布的。 不过,方子业也是个自由人,他可以选择去,也可以选择不去。 如果非要强行排的话,方子业也只能往本院区跑,甚至往外跑了。 一般来讲,新任了主任和新任了院长的人,短期内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 这是因为面临的压力的种类和形势不同了,所以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 手术结束后,李诺紧追上了方子业:“子业,我下个月想尝试一下重症感染的微循环治疗,你觉得我有机会单独开台吗?” 方子业点了点头:“应该没问题的,诺爷!” 李诺跟方子业的时间也不短了,两个月时间学习一个微循环的建立不难,如果李诺还学不会的话,那李诺能进本院工作和升副主任医师的水分就太大了。 李诺说的是下个月! “你都觉得行那就是肯定能行!” “能学到新的技术,这种感觉真好,以后我也可以单独处理重症感染了。”李诺开心笑了起来。 四肢的重症感染可以单独比较好的处理,李诺如果这时候跑去私立医院开一个感染外科,那肯定比在中南医院挣得多。 医生就是吃技术的行业,只要你的技术可替代性很小,那你就是牛逼的。 能人所不能,就是稀缺品,走在了高端路线上。 “诺爷,你对脊柱外科的手术了解多少啊?”方子业突然问。 李诺虽然不是脊柱外科出身,但毕竟去脊柱外科搞了几年,应该是学到了些东西的吧? 如果真的能够做一些手术操作,方子业以后也不必日常情脊柱外科的王鸥教授过来了。 主要是看李诺能做多少事! “只是会一些基础的手术,子业,我懂你的意思,但我估计拿不下!”李诺变得声若细蚊。 脊柱外科也是一个完整的专科,他只是去了两年多。会的东西实在有限。 如果两年时间就能让李诺成为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医生,那他就是先天脊柱外科圣体,不该回创伤外科的。 方子业坦然道:“其实会的手术也不是越杂越好,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是更科学的。” 李诺点头:“我也这么觉得,中途临时更改方向这种事?” 李诺看了看方子业:“除了你这样的变态,其实大部分人都做不来,也并不划算。” “我现在都有些后悔去脊柱外科了!” “可要不过去的话,当时也留不下来,而且也没办法升这个职称。” 李诺之所以去脊柱外科,是与金宏洲一起‘连坐’后的避险。 脊柱外科没有太多要处理的急诊。 “诺爷,过去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必总是纠结和牵连。” “其实会一些脊柱外科的技术,对于处理神经方面也大有裨益的。”方子业笑着安慰。 李诺摇头:“子业,你说的是参与了更高端的脊柱外科手术,我去脊柱外科这些时间,也就是搞了些单摘。” “其他的比如说神经根切开减压,压根就不敢做。” “我也是撑不住了,觉得自己前期积累的大方向不在脊柱外科,还是不忍心丢了学了这么多年的创伤外科,这才回来的。” “子业,我的意思是,专一点好。”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资质不是很好的人,千万不要贪多,贪多一定嚼不烂,最后只会成不消化的积食状态……”李诺说着自己的肺腑之言。 方子业很难与李诺彻底共情,可也知道现在李诺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还没来得及回话,方子业发现抽烟的唐僿回来了:“唐老师。” “子业,你和李诺准备干嘛去啊?” “有空一起出去吃点么?这都周五了,犒劳自己一下……”唐僿初来乍到,非常玲珑地努力让自己融入团队。 其实最好的就是带着方子业和李诺出去下个海,形成男人感情铁律之一,可唐僿也知道方子业不会去,也就不这么提了。 “可以啊,我没问题!”李诺立刻举手。 方子业也没拒绝:“先说好,今天不喝酒啊…我等会儿还有一堆事情呢。” 唐僿似笑非笑道:“方主任啊,你都是主任了,那么一堆学生在那里,你该让他们写材料跑材料的要用起来啊!” “不要总是把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你又没让他们只跑路,不算是压榨的。” 一行人往楼下走去,商量着该怎么压榨学生的“劳动力”! 方子业坦然点头:“该用的还是要用,但他们几个都没有经验,目前的任务还是开展不了的。” “还得在积累积累,写标书的事情可大意不得。” “我去年就没有中标,这要是再不中的话,被医院清盘了怎么办?” 中南医院虽然没有明面上说有科研任务,但如果一个医生很久都拿不到科研标书的话,是可能会被谈话的! “你去年没中标,不是被送了个大标么?” “哪个面上课题比得上你那个课题的含金量?” “别人是写标书申请来的,你的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动送上门的。” 唐僿打听着:“子业,你今年如果要再申请课题的话,至少也是优青甚至杰青了吧?” “按照规定,副高能同时参与和主持的课题也就两个。” “差不多吧,努努力,争取能够跟上师父的脚步。”方子业点头,把自己的老师拉了出来。 “哈哈,你小子…刘煌龙遇到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唐僿这会儿是羡慕了。 袁威宏拿到了优青,也是方子业推动的,现在方子业自己也可能再拿一个优青,甚至直接一步到位到杰青。 好家伙,刘煌龙以后在任何一个层面都压不住方子业了。 这么一比,中南医院的骨科,对刘煌龙而言,也就是手外科没有掣肘了。 放眼整个骨科,他还是个‘弟弟’! 方子业却看了看唐僿,嘴角莞尔道:“唐老师,你如何不猜测,我和刘老师能一起合作,是我们各自的幸运呢?” “刘老师近几年的产出可不算单薄啊!!” 果不其然,方子业的话,刺激到了唐僿。 与人相处,要么就是没有目的的吹牛,要么就是有目的的画饼。 你如果只是看到刘煌龙当了个‘弟弟’,没有看到刘煌龙自己身上加起来的底蕴,那你就输了呀,唐僿老师! 唐僿很快反应过来,笑脸的褶皱挤得更深,往方子业方向靠了靠:“欸,方教授,你觉得我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