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子业低声道:“是的,师父,我把宋毅从段宏教授那边给请过来了。” “这件事,我还没来得及给您汇报。” 宋毅可害邓勇不浅,而邓勇给宋毅带来的‘打击’也不小! 邓勇眯了眯眼睛后,摸着下巴上的肉痣:“宋毅本质上是一个非常高傲的人,思维世界里都容不得半点刺。” “与这样的人相处,你要格外小心一些。” “另外,你师父我目前已经主动截断了与恩市疗养院之间的关系,所以以后,你再在那边的话,就得自己去应付了。” “我在那里挂名,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自己的能力也相对有限。” “而且都已经提了出来,如今倒是不太好再反悔了。” 疗养院是一个非常势利的地方,之前邓勇之所以和疗养院攀附上关系,就是因为疗养院稀罕方子业,所以邓勇才成为了中南医院与疗养院之间的联系枢纽。 可这也已经给邓勇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他身上的大部分该洗的点,都被洗掉了,如今已经安然坐到了骨科大主任的位置。 且之前的邓勇表现太过于‘平凡’,哪怕邓勇有一些‘聪明’,能把李永军给叫来。 可终究,邓勇不会成为纯粹的行政人员,之前没有太多的潜力和天赋,也就不好强行挂名呆着。 邓勇也不想继续忍着疗养院的一些闲言碎语,就主动提出退出…… “师父,没事的,陈医生也给我说了这件事,疗养院之所以同意了您的申请,是因为以后疗养院会主动与我们教学医院形成对应关系。” “那时候就不是‘依附’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所以宋立波院长他们才同意了您的申请。” “至于宋毅的话,宋毅的性子的确比较刚烈!~”方子业点头道。 “但也还好,只有纯粹的内心,才有足够的进步驱动力。” 从方子业的角度看宋毅,他肯定是一个傲娇的人。 只是心里不舒服,就不来中南医院了,顺便还给邓勇敲了一记猛的! 几乎是跳起来打了邓勇一巴掌。 我通过特殊考核拿到了入选的门票,可我就是当着你的面撕了,谁让你让我心里不舒服了? 哪个应届毕业的硕士敢这么和一个创伤外科知名的教授硬刚? 不怕以后被穿小鞋? 宋毅就这么做了。 如果是方子业的话,会觉得自己只要拿到了入场券,也不会特别在意‘导师’在之前的不在意。 可宋毅不是方子业,他会在意并且芥蒂! 如今,宋毅依旧是这样的人。 方子业又道:“师父,其实宋毅从京都回汉市,从同济医院来我这里,就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其他心思的。” “他不喜欢被束缚,哪怕是被变相束缚也不喜欢……” 宋毅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不是现在才这样。 也不是面对邓勇那一次才这样。 “我也猜到了,只是之前不敢确定宋毅从京都回汉市仅仅只是因为心里想。” “他能通过我们医院的操作考核专项通道,绝对不至于通不过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的博士考核。” “只是,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难,也可能会很累啊。”邓勇道。 心思越是敏感的人,你就要越在意对方的心思了。 因为这需要你去迎合他的情绪。 “师父…也还好吧…我们不能期待,我所遇到的所有有能力的人,都是兰天罗和揭翰。” “只要是外人,都有自己的脾气。” “比如说聂明贤大哥,廖镓大哥,哪个好伺候?” “师父您也当过领导的……”方子业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邓勇双手负胸,也不想去抽烟了:“哦豁,我家子业现在很有领导风范嘛,说起大道理来也一套一套的了!” 邓勇很开心。 方子业道:“师父,我要进去主持讨论了。” …… 方子业坐在了会议室的主讲位置,打开了PPT,上面写着创伤系与非创伤系几个字。 方子业的手里拿着PPT翻页器,略偏转过身,开口道:“各位老师,各位教授,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就是创伤和非创伤。” “这个提法,是我今天之前列上去的。” “可我现在,打算临时对它进行小小的修正,那就是创伤和慢病!~” “我们到底可不可以找一个比较敏感的点,将创伤和慢病的基本病理机制区分开来呢?” “我个人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关键节点,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其他想法?” 方子业抛出了问题。 这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了,病理学相关的。 做课题就是这样,越是大型的课题,要讨论的小点就越多,而且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具体而微。 胡青元是背书的好手,方子业提出问题后,他就举手道:“师父,组织受伤后,局部有出血、血凝块、失活的细胞等,其周围未损伤的部分可发生炎症。” “炎症起始于微血管的反应,先可发生短暂的收缩,继而发生扩张和充血;同时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电解质和血浆蛋白可掺入组织间隙。” “而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可从内皮细胞间进入组织间隙和裂隙内。如果创伤外加细菌沾染和异物进入,炎症反应就较迅速、剧烈。” “这是创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 “创伤后所致的慢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除此之外,还有特异性炎症和非特异性炎症!” “……” 虽然方子业等人是一群外科医生,可外科医生在搞科研的时候,也会涉及到非常基础的东西,而且,外科医生们也必须去深入地了解这些基本的原理。 否则的话,即便是搞出来了数据,也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不会有特别重大的成果和产出……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神经内科的张建军教授才总结道:“方教授,你所提的这些概念,其实范围还是太广了。” “脊髓损伤后所致的变性,与慢性病所致的变性在病理学上是否完全一致,如果真要特别特别地去剖析它们的话,可能是病理学基础领域内的一个大课题了。” “如果我们的课题进一步突破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加深入的突破,那时间线就拉得太长了。” 越是基础的东西,研究起来就越难,因为研究的人多,研究的时间更久,可研究的突破点和着手点都越来越少。 方子业也认可张建军教授的看法,点头道:“是的,如果需要以病理学的研究进展来推进我们临床课题的进展,那需要拉长的时间线会很长。” “可如果反过来的话,就不一样了。” “根据目前我们的课题进展,我们知道,脊髓损伤后,还存在一些封闭的电位通道。” “这些通道可以通过微电流刺激,使其从封闭态重新激活,那么这么一来的话,我们是不是发现了一个现象?” “那就是脊髓损伤后的脊髓内部变性,可能并不影响电位的传导?” “那这个传导是直接的垂直联系?还是跳跃性的联系?” “那么,这种可传导性,是生理学基础研究不够深入,还是病理学研究不够深入?” “二者必有其一,这是我们课题组可以深入挖掘的!!” 方子业一说完,发现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只是除了眼睛亮起之外,众人的表情可谓是十分蛋疼! 正所谓,提出课题如挖坑。 方子业现在挖的坑都没填完,又开始挖了更大的坑出来! 方子业这是打算把他们所有人都埋了么?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方子业曾经为了拉人手,连“院士”都点射过的话,就会觉得自己现在的想法有多幼稚了。 方子业缺人吗? 太缺了,缺死了! 在人力资源这一块,方子业到了饥饿至疯狂的境地。 所以,现在,这么多人既然进了课题组里,还想跑? 没门儿! 饥渴难耐的方子业,就是要挖坑把所有人都埋了,哪怕他们不是院士,也不是最最最知名的教授,方子业也要! 人品过关的,哪怕是个实习生,方子业都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