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杜英山才回答完,已经得到了信息回复、坐在后面的覃红州问道:“杜教授,你在内部问一下,你们骨科的谁比较擅长写材料!” “立刻拟一份申请,把申请提交的时间提前至去年的十二月二十日。” “申请的内容就是写方子业教授目前的课题规划任务重,课题内容比较多,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忙,主动提请研究生院多允许一到两个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名额。” “博士研究生的名额是我们高校内部分配的,但必须有备案!~” “方子业教授亲笔签字,扫描回研究生院,快递纸质档案!” “最好是尽快处理好,我们已经内部打好了招呼!” “方教授不会觉得有压力吧?”覃红州笑着问方子业。 “谢谢秦院长!~”方子业轻轻点头,低声回复。 科研人才的博士名额是优先的,之前在中南医院里,邓勇的课题组里就有过这么一句话。 邓勇的博士名额可以没有,洪字礼副教授的博士名额必须给配! 田琦匀得了空闲后,开口劝道:“不不不,覃院长,不能这么搞。”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配备多余的博士名额,但这种后续补材料、补签字的事情不要做!” “方教授他不差这一个博士,也不差这一年,不要这么搞!” 科学技术发展院与研究生院是平行单位,田琦不知道覃红州的操作是否合规,但这样做的好处其实并不大。 覃红州仔细地想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那我们就再合计合计……” 直接给方子业两个博士名额是覃红州想给方子业配人,方子业需要人!需要想办法! 而且,这个办法不能让之前的‘错误’重演,必须要有汇报,有备案,被认可,被同意! 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找国家科学技术部,找教育部,备案,不能扯犊子,这真的很重要!~ 但这件事也不能操之过急。 覃红州之所以对方子业这个名字非常熟,是上个月刚开会处理讨论过,方子业的履历被他熟悉过。 是个人才,而且是汉市大学土生土长的人才,学校直接出面力保了。 谁有错就罚谁,方子业的导师搞的鬼,那就他来背锅啊,方子业的履历不需要提前一年毕业来锦上添花,背后必然有原因,细查之后才发现了一些端倪…… 如今,学校的领导都有一些说法,就是中南医院的骨科的底蕴和认知水平,不足以托举方子业,会扯他的后腿。 好在中南医院的院长是个明白人,早早地就把任务棒接手,可还是出了问题,现在还是得谨慎。 汉市大学很大,不可能所有人都围着方子业转,但自己学校出产的人才,必须牢牢抓在手里,让他发展,发展自己,发展科室,发展学院,发展专科,发展学科…… 虽然汉市大学不缺一个方子业,但绝对可以包容得下一个方子业。 简单交接完成后,覃红州才谨慎问道:“方教授,首先很冒昧地问您一句啊,对于您目前在研的课题,你自己预估,会对医学或者是骨科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具体影响么?” “我不是要求方教授您精准预估,只是大概有一个范围,这样我们科学技术发展院,也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就算说错了也没关系,上至绝密,下至学科的小踏步,我们都有处理的经验。” 汉市大学测绘遥感的李德仁老院士,去年刚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方子业并未马上回答,谨慎地思考了一会儿后,才道:“田老师,放眼整个医学谈不上太大的进步,只是可能会在骨科肿瘤的治疗中,有不小的突破!~” 这话说得有些保守了,坐在后排的杜英山教授把话接了过去:“田院长,请允许我王婆卖瓜一次啊!~” “方教授这一次的课题如果真的成功了的话,其突破性、开创性,丝毫不亚于我国八十年代原创的白血病全新治疗方案。” “这一次微型循环仪与骨科肿瘤化疗的联用,会改变骨科肿瘤治疗的指南,并且为骨科、感染科、肿瘤学等多个学科的治疗,提供根本性的理论支持。” “是属于非常基础的,技术型理论,也可以是理论性技术。” “最直接的,我们骨科肿瘤患者的治疗预后,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质的飞跃,这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骨科肿瘤治疗进入平台期后,全世界的首次革命性突破。” “其次,一些肿瘤,非常可观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将会彻底打破目前骨科肿瘤治疗的标准方案和指南。” 杜英山谨慎地说到了这里后,便道:“其他一些我们专科内的影响,我就不赘述了吧,这与专业外的知识体系牵扯不多。” “当然,其经济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必然是广大的,而且对于所有肿瘤的治疗,都会洒上一层平铺效果的改革!!” “这绝对不是夸张。” “若非如此,这一次我们骨科也不会大张旗鼓地主动向医院、向临床学院还有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动汇报了。” 田琦闻言道:“生命科学很重要,二十一世纪预计最大的几项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之一就是与肿瘤有关。”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方教授的科研成果,具备的经济学效应和社会效应还会被再度拔高。” 田琦紧接着表态道:“方教授如果有科研经费拮据之处的话,一定及时汇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 “至于配备助手和团队成员的事情,这就要你们内部自行分配解决了,我们学校的人力资源可以尽量地予以辅助帮扶。” 方子业闻言笑道:“谢谢田院长,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肯定会说出来的。” “目前的团队人手还是够用的。” 方子业开车领着众人来到了酒店的停车场后,本想去帮忙开门的,不过两位副院长和杜英山教授都没有摆架子,自己就下了车。 方子业便抬起左手看了看时间。 时间已经一点四十九分,距离下午场次廖镓的分享已经只有十一分钟的时间。 杜英山也看了时间,便道:“方子业,你先去学术报告会场吧,田琦院长和覃院长这边,我来招呼着。” “两位院长,这边请,等会儿我们骨科的杜主任得空之后,也会一并过来给两位院长汇报的……”杜英山往另外一个方向引着。 与此同时,杜英山又与自己的博士吩咐了一句,等会儿还有打车的人到来,将他们带到酒店的会议室里。 “好的,师父!~”博士谨慎回答。 方子业与几个人歉意作别后,便转身去了学术报告厅。 方子业亲自出面去接人,是必要的人情世故,可方子业的确还有紧急的事情! 这一次的学术报告,是中南医院的骨科主动提发的,方子业不能不在。 基于这个基本点,其他的事情都是节外生枝,先做好眼前的工作,再能去参与其他的俗事。 当然,类似的时间管理和优先级分配,方子业不止管理过一次,非常有经验。 看着方子业跑开,田琦马上低声问道:“方教授年纪不大吧?个人的问题解决了吗?” “可别人白菜给牵走了。” 杜英山点头:“谢谢田院长关心,方教授的爱人也是我们医院的,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人才。” 在华国,大于十五岁至三十五岁,都可以称作青年。 “挺好的……”田琦和覃红州都点头,没再多话。 如果方子业的个人问题没解决的话,又得有人把方子业的履历捡起来反复翻看了。 “两位院长,这边请,在这里可以直接办理入住手续,我们已经和酒店方联系好了。” “现在是淡季,空余房间很多,都是标准内的,其实还不够标准……”杜英山引着二人去办理入住手续。 …… 方子业来到了学术报告厅时,廖镓和聂明贤二人正被围住了。 特别是廖镓! 聂明贤已经入职了中南医院,还有合同束缚,可廖镓还算是自由人,所以,给他抛橄榄枝的人不知凡几。 方子业靠近时,廖镓正在与京都大学三医院的刘忠良教授寒暄:“老师,我这个人自由自在惯了,之前在生物公司野过一段时间!” “所以,方教授的邀请我都还没有接受的!~” “暂时还不喜欢规矩的束缚。” 刘忠良便道:“诶,这是什么束缚呢?你这是回家啊?难道京都大学对你还不够好啊?” 刘忠良打起了感情牌。 廖镓看到了方子业,不过他也没有让方子业出面帮忙,知道方子业此刻很难插嘴:“刘老师,自不是学校不够好,而是个人的追求会倾向于自由些。” “或许这里工作完后,我就又要出去浪了,环游世界什么的。”廖镓回道。 他已经游完了华国,其实上一次挣的钱已经够出去浪一波的,不过就恰好被方子业给‘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