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说了,方子业能提供的后续课题,你们课题组能提供这样的思路么? 一些小打小闹的课题,廖镓是真的不想参与。 刘忠良拿廖镓这个身家比他还宽裕的人实在没办法了:“年轻人要有干劲,哪能想着躺平呢?” “刘老师,我这不是正在干嘛。”廖镓也跟着外科的团队学坏了,偶尔开车。 杜英山教授临时被抽调去迎接了,杜新展教授还有其他的规划,所以下午场次的学术报告,需要一个主持人,本来安排的是骨肿瘤专科的曾多勤教授。 可方子业就是一个现成的主持人,曾多勤便近来道:“方教授,要不下午场次,你直接主持和答问人一肩挑了吧。” “我刚刚接到了电话,还有点事。” 现在是工作日,中南医院不能被抽空! 创伤外科没有正高,邓勇被卸了临床职务,又被李国华发配,所以没人敢从科室里抽离。 骨肿瘤专科和关节外科各来了两个正高,但都得有各自的任务,所以学术报告厅的现场,只能留任方子业以及一众老教授。 “辛苦了,曾老师!~”方子业微微抱拳答应下来。 自己的事情,牵涉和帮忙的人很多,这都是人情! 眼看着时间已经来到了一点五十七分,方子业就走上了讲台,拿着话筒,快速地说道:“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教授,距离两点整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将由廖镓副教授,给我们分享关于骨肿瘤动物模型与微型循环仪微循环搭建的一些技巧、基础理论相关的内容。” “这可是我们临床治疗前的一柄利剑,如果能够成功的在实验室里先搭建类似的微循环系统,会对我们直接开展临床治疗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动物试验,是临床试验开展的最后一层底线,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下面,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廖镓副教授给我们介绍相关的内容……” 方子业先带头鼓掌起来。 大家也都很给面子。 不过一开始也米有当一回事,直到,廖镓开讲之后,将骨科很多肿瘤都标准地复制在了裸鼠模型中后,不少人的脸色都变了味儿! 真正理解科研的人,都知道,能够搭建这种骨肿瘤裸鼠模型的人,功力到底有多么深厚。 如果一个团队,有足够多这样的模型练手的话,那么该团队的实力将会无限趋近于无敌,容错率至少拔高数倍甚至十倍不止…… 廖镓先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压住了很多人的不屑一顾以及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后,才开口道:“肿瘤标准模型的搭建,只是第一步。” “要在裸鼠身上建立微循环系统,其难点在于动静脉之间的造瘘,这需要血管外科的专业人士帮助。” “或者是手外科的专家辅助。” “这些是我们团队自己进行的一些标本……” “大家看,这一组是骨肉瘤,全股骨中段的骨肉瘤,经过了微型循环仪建立了微循环后,我们对其进行了局部化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化疗持续时间是一天,化疗持续之后,我们会再运行一天左右,将局部的化疗药物的剂量清理掉之后,再将裸鼠的下肢动静脉循环,回复到本体循环中……” “等待四天之后,我们再进行第二个循环的化疗。” “如此循环了三个化疗的疗程之后,大家可以看我们团队的核磁扫描结果局部以及裸鼠处死之后的局部解剖图。” 廖镓点开了图片,再配上了详细的数据分析。 “根据现有的数据分析,我们化疗的时长,是当前骨科肿瘤病人和裸鼠化疗推荐时长的五倍!~” “但是,化疗结束后,裸鼠的脏器处于几乎无损状态。” 廖镓拔高了音调:“这里需要严谨一点,之所以是几乎无损,是化疗在进行过程中,肯定会对脏器造成损伤,但这样的损伤,是远低于脏器本身的代偿能力的。” “如果更加精细化的对脏器组织进行其他方面的测量,指标还是会略高的,比如说肝功能的指标会升高百分之十左右,无法定义为肝功能损伤。” “然而,因为延长了单次化疗的持续时间,用药的局部浓度,我们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经历了长达半月,也就是三轮的化疗之后。” “肿瘤的平均直径,由原有的0.5cm±0.03cm缩小至了0.02cm±0.005cm!” “相当于缩小至原有的二十五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所以在疗程结束后,就立刻对裸鼠进行了处死,观察脏器器官的损伤程度,并未继观。” “所以,如果各位教授要问,单纯化疗是否可以彻底治愈骨肉瘤,我们目前的课题,无法给出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骨肉瘤的局灶被化疗局限化之后,手术会变得更加简单!治疗的效果会更加有效。” “后续还有很多方向,我们都需要一一去完善!” “另外,各位教授可能比较关心的就是滑膜系肿瘤。” 廖镓的节奏很快,分享数据的时候,根本没有耽搁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通过化疗发现,滑膜系肿瘤,包括滑膜肉瘤,百分之九十八,都可以通过化疗予以彻底治疗。” “我们这一批总计有三十五例类似的滑膜肉瘤,其中二十九例经过了化疗之后,已经没有看到滑膜肉瘤细胞存在,它已经完全自解或者被吞噬。” “另外六例,我们也没有进一步的化疗,但它残存的病灶根据切片显示,已经是出于极度萎缩期……”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消息,当然,我们只能大胆地推测,滑膜系肿瘤,是完全可以通过化疗予以治疗的。” “类似于妇科的葡萄胎肿瘤!” “预后暂时未知!” “可裸鼠的脏器器官,依旧如骨肉瘤化疗术后一样,基本没有影响……” “因此,我们团队就大胆地进行了下一步地猜测!” “微型循环仪的节段,是否可以下移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一次,我们进行的并非肿瘤细胞的化疗,而是单纯的微型循环仪介入的微循环系统下调前期研究!” “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 掌声,再一次不合时宜地响起,打断了廖镓的后续陈述。 无他,因为廖镓分享的数据足够精彩,分享的内容足够夯实,他给出的方向,足够让人敬服! 这就是科研的意义,这就是学者存在的意义。 他可能一辈子都做不了一台手术,但是一旦有科研成果出现,一串、一系列的病人,都会因其而受益。 特别是,骨肉瘤这种,专找青少年‘附着’的‘变态肿瘤’! 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廖镓才重新开口:“然则,非常遗憾的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团队目前只进行了诱因肉瘤、骨肉瘤、滑膜肉瘤三种肿瘤系的前期研究。” “其余的肿瘤都处于待研状态,所以,以上我给出的结论是否严谨,还需要时间的论证……” “因此,笔者在此谨慎地缩减微型循环仪在骨科肿瘤中的应用范围,以事实为根据。” “在骨肉瘤、尤因肉瘤以及滑膜肉瘤中,化疗的意义会被扩增至之前的数十倍甚至百倍不止。” “具体的答案,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团队具体的结果分析,那么,如何确定和进行微型循环仪的搭建,在这里,我们团队有一些前期研究,可供给大家思考……” “是这样的……”廖镓,再次给所有人放了一个重磅炸弹出来。 那就是,可能以后骨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也该被淘汰了! 骨肿瘤科的大切开手术,可能会被变成历史,淘汰掉。 “……” 廖镓才起了个头,台下就立刻哗然了起来。 开始争论不休。 甚至都没有空去听廖镓的话! 方子业见状,道:“不好意思,打断一下各位教授,现在是学术报告的分享时间,我们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后续探讨。” “廖教授给我们分享的内容,还是非常劲爆的!” “谢谢各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