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是过石阶不太好过,智能距离管控还是稍微有点瑕疵……”方子业道。 人工智能义肢,目前的思路就是参考智能行车,通过摄像头以及人工智能的程序,辅助感受人体肌肉的搏动,揣测你的行走意图,并且在辅助跨步时,精确地进行定位。 目前,章老在上下阶梯,走平路时,感觉会比较好。 但如果有水渠,或者是水里面的石板,从这一步跨到下一步,会定位不是很精准。 “那也非常好了啊,这要是可以批量开发的话,简直就是很多残疾人的福音。” “就不知道以后可不可以开发人工智能的上肢义肢,还可以帮助一些人正常的生活。” “如果可以的话,简直就是功德无量了。”叶伏生教授笑着道。 方子业笑着道:“这可不容易啊。” “叶教授,我们自己在人身上做功能重建难度都大得离谱,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完成手功能的提取,预计未来二十年都不可能做得到。” “以后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方子业摇头。 他不敢也不能奢望人工智能假肢可以短期内到这一步。 能够将下肢的义肢先做好,就困难重重了。 手术进度不快,但都还比较平稳。 这几位教授都有基本功,而且都是4级以上,所以,他们学习和模拟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糖尿病足的治疗虽然难,截肢率很高,但在方子业的示教下,他们连最难的,最终末期的手术都参与过。 主刀这种非终末期的病种,难度还是不算太高的。 这种难度的糖尿病足,其实在华山医院和积水潭都有保肢的先例,所以他们也是可以重复这种保肢术的。 随着手术慢慢推进,方子业也开始在自己的各个团队群里面回复消息了。 …… 大概是下午的四点整。 方子业意外地接到了来自后勤部宋立波主任的电话:“方教授,华山医院的周工波教授又过来了!~” “方教授您有空没有啊?” “如果没空的话,周工波教授说明天再和您一起聊。”宋立波主任说得比较客气。 今天晚上,方子业还有两个组会,一个是兰天罗、洛听竹这边团队的,另一个则是袁威宏邀请来的一个团队组! “宋主任,周教授现在在哪里啊?我刚好结束了手术!~”方子业马上回问。 周工波教授不是第一次亲自造访,每次都客客气气,而且是不远千里而来。 华国讲究待客之道。 别人对你客气,一般人都会客气以待。 “周教授现在在会客区……”宋主任回道。 方子业站起来,看着已经持续了六个多小时的手术即将接近尾声,也就和杜东临教授讲了一句,便离开了手术室。 后续的操作,基本都是韩志良和周晓二人慢慢学着收尾,难度不大了…… 方子业看到周工波教授的时候,周工波教授立刻放下了茶杯,表情颇为兴奋:“方教授,我这一次来,是专程给您道谢的。” “您上次提出来的穿刺术在恶性骨不愈合的治疗中,真的占据了关键的作用。” “局部注射药物的层次和腔隙,非常重要。” “我们初次已经做了几例不愈合病种的治疗,目前数据还在收集中。” “本来按照我老师的想法是,等下次见到了方教授您,再请教一些其他问题的。” “不过我性子比较急……”周工波教授铺垫了一圈。 宋立波教授很懂事:“周教授,方教授,你们聊的专业内容我也不太懂,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了。” “周教授,等会儿你和方教授聊完后,请务必给我们一个招待的机会,上一次您和田教授来回都太匆忙了。” 周工波笑着道:“谢谢宋主任。” 宋立波离开。 周工波则才道:“方教授,我们最近在治疗骨折不愈合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么一些蹊跷。” “骨折不愈合,是骨折手术后的一种病理现象,它们是骨吸收后形成骨缺损的原发病灶……” “所以我和田教授就在想,比较小型的骨缺损,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治疗呢?” “方教授,我知道这个想法和思路比较大胆,但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理论可行性的,不知道方教授有没有往这个方向考量过……” 方子业一听,瞬间有一种明悟。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方子业和吴轩奇二人,思考的个体化假体3D打印治疗骨缺损,是治疗的一种形式。 同样的,周工波教授所谓的,通过穿刺和局部注射,治疗早期的骨缺损,也是另外的一种治疗形式。 只是治疗的是骨缺损的不同时期。 骨折不愈合,是骨缺损的‘小时候’! “周教授,您的这个提议,我是觉得非常好的,不过,我自己没有往这个方向思考过。” “所以,我不能及时地回答您的问题,不过我会在后面去查一些资料,我们下一次聊的时候,我争取能给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或者是听周教授你和田教授的高见。” 6级技能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全知全能的。 只是说,方子业可以通过这个技能,快速地跟进一些思路,开发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思路,而不是别人一提,就可以马上有成熟方案。 华山医院作为骨科名院,其理论和积累,处于国内的第一流,那里,有太多的前辈有自己的私货。 私货,就是未公布,但已经开展研究的认识、理念,还有经验积累! 为什么所有的医学生都想去这样的顶级医院学习? 就是为了这种认识、理念、经验积累。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必然也越高。 “方教授,是这样的,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希望方教授您可以点评一下。”周工波非常专业。 方子业作为团队成员之一,他就不藏拙,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多给一个人思考,给出回馈。 周工波完全是有备而来的,并不是空手套白狼,想要利用方子业完全性地补足课题空白,而是给方子业一个选择,一些思路的抉择。 与张利民教授团队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的团队,厉害的专家,不可能对自己精研的方向一无所知。 与之前那位中日友好医院的教授,是完全不同的体现。 …… “周教授,您告诉我这么东西,就不怕我偷私啊?”正式的聊天结束,方子业开了个玩笑,内心鼓鼓如雷。 一个平台的包容性以及他们的眼界、处事水平,真的差距很大。 相比起自己医院,再对比华山医院的周工波以及京都大学的张利民教授。 方子业觉得,自己的老师邓勇他们,真的就是在小打小闹。 段宏教授,一定程度上在与这种顶级的专家趋近,但也没有这么‘大气’,也没有这么自信!~ 我不怕你偷!~ 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依旧处于全国的第一流,世界的第一流,不容质疑。 “若有幸可以邀请方教授进入到骨折不愈合的赛道,是这个赛道的荣幸。” “先知难全,后知退补。” “我对方教授您的人品是放一百个心的。”周工波也人情世故地夸了一句。 “谢谢周教授信任……”方子业一边收关了笔记本,一边道:“我会认真查资料的。” “不过周教授,比较抱歉的就是,您是不告而来,我等会儿还有两个比较关键的组会。” “希望下一次周教授可以辛苦提前告会一声,好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方子业也回得客气且尊重。 第(3/3)页